top of page
Vitamin B complex
mitime vit b complex.jpg
MiTime 萬寧 Button
image.png

維他命B營養失衡

隨即引發情緒及壓力惡性循環

Mitime_Vit B complex-15.png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B,加上它們屬水溶性,容易排出體外,出現攝取不足,繼而影響能量代謝、神經健康和其他生理功能。一旦發現身體出現以上高壓警告,必須及早注意,適當額外補充維他命B及其他協同營養素。

雙專認證
藥劑師營養師

藥劑師及營養師研發推薦

高效複合專研配方 臨床科研實證功效

高濃度活性多元維他命B X 4倍濃縮玫瑰果精華 

Mitime_Vit B complex-03.png

B1

B2

B3

B6

B12

B9

Mitime_Vit B complex-03.png
Mitime_Vit B complex-07.png
Mitime_Vit B complex-06.png
Mitime_Vit B complex-08.png
MiTime 萬寧 Button

1.提升能量活力

2.對抗疲勞

維他命B雜協助將營養素轉換為能量,支援新陳代謝,補充體力,減輕疲勞乏力。
image.png
image.png

3.緩解壓力及負面情緒

4.減少肌肉抽筋

5.改善睡眠質素

維他命B雜能減輕感知壓力徵狀,如怠倦、焦慮、心神不安等情緒及生理反應,真人實測研究指出有效顯著降低壓力指數達18%,有助促進情緒平和穩定。鎂和鋅有助身心放鬆,同時平衡體內電解質,減輕肌肉不自主收縮,整體提升睡眠品質。

6.鞏固神經系統健康

7.舒緩手腳腰背痛

8.提升腦力及工作效率

臨床研究實證,維他命B1、B6、B12特定黃金組合,有效修復受損神經2,舒緩麻痹、刺痛、灼熱感等徵狀。膽鹼為一種神經傳遞物質前體,能夠增強記憶力、專注力及延緩大腦老化。
image.png
image.png

9.抗氧化 抗衰老

10.增強免疫力

玫瑰果具高效抗氧化特性,幫助清除自由基,增強自身免疫力及抗病力。臨床證實,有助延長細胞壽命,能助身體內外逆齡。

11.血氣補給

12.保肝護肝
維他命B9和B12為合成血紅素的重要輔酶,幫助紅血球運輸氧氣到全身,有助維持氣色紅潤,改善手腳冰冷。維他命B6和B12有助清除體內的毒素和廢物,協助肝臟解毒,減低其負擔。
image.png
image.png

13.加頭髮濃密度

14.強指甲強度

15.改善皮膚健康

維他命B雜有效激活毛囊健康,有助育髮防掉;同時有助維持指甲韌度,防止斷裂。維他命B6能針對性減低皮敏紅腫,並修復淨白肌膚。
維他命B雜服用小知識
服食維他命B雜後,少數人可能出現的身體現象…
臉部發紅
頸部發熱
關節痕癢
臉部、耳朵、頸部、關節等部位泛紅/發熱/痕癢
臉部、耳朵、頸部、關節等部位泛紅/發熱/痕癢
以上現象稱之爲 “Niacin Flush” (「熱潮紅」)。部分人可能對維他命B3有「熱潮紅」反應,服用後皮膚會發紅發熱,或伴隨輕微痕癢,主要出現在面部和關節位。
 
「熱潮紅」原因是維他命B3會疏通皮下血管,促進微絲血管的血液循環,讓細胞得到額外的血液供應,特別是平時血液循環較弱或較堵塞的部位,例如臉部、膝關節等。加強循環同時亦有利積聚代謝物的排出,因此偶爾會伴隨刺癢感。
 
這些狀況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症狀一般會持續少於1小時 (30-60分鐘内會完全消失)。當身體適應後,這種情況會逐漸消退,情況屬普遍。
 

有關維他命B3的外國權威文獻資料:
美國衛生研究院 (NIH)
美國衛生研究院 (NIH)

資料來源: 美國衛生研究院 (NIH)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Niacin-HealthProfessional/

美國衛生研究院 (NIH):

30-50 毫克或更多的菸鹼酸 (維他命B3) 通常會引起潮紅;由於皮下小血管擴張,患者臉部、手臂和胸部的皮膚變成微紅色。潮紅伴隨灼熱感、刺痛感和搔癢感

 

這些徵兆和症狀通常是短暫的,可能在攝取後 30 分鐘內出現,或在重複給藥後數天或數週內出現;它們被認為是一種令人不快的副作用,而不是有毒的副作用。

 

補充劑使用者可以透過與食物一起服用菸鹼酸補充劑、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增加劑量或只是等待身體產生自然耐受性來減少潮紅效應

image_edited.png

美國心臟病學雜誌:

菸鹼酸或菸鹼酸(維他命B3)已確定治療血脂異常的功效,但菸鹼酸的臨床使用受到皮膚潮紅的限制,這是眾所周知的相關不良反應。

 

潮紅通常出現在用後 20 分鐘- 1 小時內,持續時間通常小於 1 小時

避免在服用前後接觸如酒精、熱飲、辛辣食物以及熱水澡或淋浴等因素,可以幫助減少潮紅現象。

資料來源: 美國心臟病學雜誌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291490800252X

241115_Mitime_工展會_tentcard_A5-05.jpg
MiTime 萬寧 Button

Copyright © 2025 Mi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